近日,高河能源超長距短壁充填工作面E1309回風短壁面順利完成充填作業,本次膏體充填作業首次實現了長距離帶壓充填,標志著高河能源膏體充填開采技術由被動支護首次實現了主動支護,膏體充填開采技術再上新臺階!
為了保障此次超長距短壁充填開采順利進行,高河能源超前謀劃、精心部署,積極開展現場調研和可行性論證,對管路系統、隔離工藝和充填工藝進行完善優化和升級改造,創新制作了充填料位監測計、充填壓力監測表,最大限度釋放了短壁膏體充填開采技術新優勢。
著力充填技術工藝創新,破解帶壓充填難題。“傳統的長壁充填和短壁充填也罷,都僅限于將待充填區充填滿膏體,只有當頂板變形下壓至膏體上時才能起到支護作用,是一種被動支護方式。此外,待充填區作為一個密閉空間,充填期間料位如何變化、充填結束后是否完全接頂,目前都沒有有效的監測手段?!惫境涮铋_采隊隊長李雙利邊分析邊說,“在本次短壁帶壓膏體充填中,我們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創新,一是創新制作了料位監測計,讓作業人員在待充填區外部也能看到內部料位的實時變化情況;二是創新制作了充填壓力監測表,有效實現了待充填區接頂壓力監測;三是改進了充填作業工藝,充填作業期間,根據井下料位監測計和壓力監測表的監測數據和地面充填站繪制的壓力監測曲線,適時切換布料閥有效實現了帶壓充填,讓充填開采實現了被動支護到主動支護的質變?!?/span>
優化管路布置工藝,突破短壁工作面可充填距離瓶頸。“E1309回風短壁面總長度510米,相較于上一個380米超長距短壁面長度增加了35%,面對如此超長距離且存在轉彎的短壁面,首先面臨問題的就是管路能否承受長距離輸送帶來的風險。如何布置充填管路成為首要考驗?!惫旧a技術部部長李春說,“對此,我們采用了一個工作面敷設三趟充填管路、主體沿底板、布料口過渡至頂板的管路布置工藝,充填作業期間三趟管路交替使用,根據充填接頂情況中途卸壓拆管,既有效化解了長距離單趟管路充填帶來的風險,又實現了充填管路的全部回收,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益?!?/span>
改進隔離工藝,實現短壁隔離降本增效。“隔離作業是膏體充填開采的關鍵工序,也是目前制約膏體充填開采成本和效率的關鍵因素。本次E1309回風短壁面隔離作業中我們根據工作面現場條件,靈活采用‘牛腿橫梁’與‘單體柱板壁’兩種隔離技術,將傳統的隔離作業由3個班縮短至1個小班即可完成,隔離材料實現了100%回收復用,達到了隔離材料零成本,真正實現了隔離作業低成本高效率?!备吆幽茉垂旧a技術部副部長康顯強說。
E1309超長距離短壁面高效帶壓主動充填作業,進一步拓寬了短壁工作面可充填距離長度極限,破解了膏體充填開采不能帶壓充填的技術難題,首次實現了充填開采的主動支護,充分驗證了超長距短壁充填工作面隔離、充填工藝的可靠性和管路系統的穩定性,為煤炭行業具有類似條件礦井開展煤炭智能綠色開采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和示范效應。
來源:潞安化工